“潜规则”
不知道为什么,当我坐在电脑前准备写下这一期的卷首语时,我脑子里首先想到了这三个字。
每个圈子都存在潜规则:艺术圈、娱乐圈……每个行业也都存在潜规则:IT行业、交通行业、食品行业……
最近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的莫过于毒奶粉事件了,这也折射出了乳制品行业的潜规则:为了提高监测时蛋白质的显示数据,往牛奶里添加三聚氰胺已几乎是所有大中小乳制品企业的默认做法。当丑闻最终爆发,行业的大洗牌在所难免。
作为乳制品行业的局外人,在观察整个事件的进展之时,除了对这些不法企业深感愤怒、对受害的消费者深表同情之余,我更多的是有一种深思。
国产乳制品品牌在国人心中大打折扣已经是不争的事实,这几年来,很多行业爆发的丑闻使得它们在市场上自毁前途,如前几年的陈粮米、回购奶、苏丹红、地沟油、致癌牙膏……事实上扪心自问,我们目前从事的性健康产业在消费者心中形象也并不令人满意,媒体上关于性健康产业的丑闻一点不比其他行业少,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。我想,除了这个行业起步较晚、行业秩序尚未完全建立、监管还有缺失等因素之外,存在于业内的一些潜规则才是损害行业形象最大的毒瘤。
比如没有疗效的假药,原料有毒的器械,粗制滥造生产的劣质安全套;产品包装没有批文,乱用批文……这些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的事,大家对此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因为监管方面不力的缘故,一些假冒的劣质的有害的产品在市场上公然出售,其实这些事监管层也并不是不知道,有的是因为执法不严,有的是因为被商家摆平了,有利益在里面,这又是另一种潜规则。
毒瘤总有发作的一天,丑闻总有爆发的时刻,纸是包不住火的。如果行业里那些黑心的商贩变本加厉以次充好、制假卖假,总有一天会出大事的,性健康产品,其重要性不亚于食品,食品是吃进肚子里的,而我们行业里药品也是吃进肚子的,一些器械也要进入人体,因此对其卫生、安全性能的要求非常高。